CMMI全称是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ion, 即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是由美国国防部与卡内基-梅隆大学和美国国防工业协会共同开发和研制的,其目的是帮助软件企业对软件工程过程进行管理和改进,增强开发与改进能力,从而能按时地、不超预算地开发出高质量的软件。其所依据的想法是:只要集中精力持续努力去建立有效的软件工程过程的基础结构,不断进行管理的实践和过程的改进,就可以克服软件开发中的困难。
CMMI为改进一个组织的各种过程提供了一个单一的集成化框架,新的集成
1. 初始级软件过程是无序的,有时甚至是混乱的,对过程几乎没有定义,成功取决于个人努力
阶段1:CMMI项目启动会明确企业实施CMMI的商业目标,建立CMMI项目实施的沟通机制。
ISO9001是国际标准,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认可需求选择合适的认证机构,比如CQC,BSI
企业实施CMMI的好处可以说很多:比如,一、提高企业质量管理人员的个人素质及质量管理部门的团队素质;
各种全球性威胁,比如能源短缺、成本上升,以及遏制温室气体排放立法的增加,在我国,如“十二五”期间,我国确立了单位GDP能耗下降16%以及单位GDP碳排放强度下将17%的目标,以及《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循环经济法》、《清洁生产促进法》、《森林法》、《草原法》等有利于减缓气候变化的能源立法与环境立法的相继颁布和实施,都推动了该标准的制定。通过实施该标准,各种规模的企业不仅有潜力实现大幅财务节约,还可以通过声明其提升可持续发展的承诺,提高他们的声誉
ISO50001“能源管理体系”是由IS
通常我们所见到的能源管理体系标准有ISO50001和GB/T23331,他们的区别在于:
1、ISO50001是ISO国际标准化组织能源管理委员会制定的,是由ISO/TC242技术委员会负责的。
2、GB/T23331是中国国家标准化委员会根据ISO50001国际能源体系制定的在我国进行推行的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并制定了《GB/T23331-2009能源管理体系要求》。该标准于2012年底进行了第一次修订,修订重点在于等同采用了国际标准ISO50001:2011的要求。并于2013年10月1日开
能源管理体系建立的基本步骤
1、领导决策与准备
(1)管理者的承诺
(2)任命管理者代表
(3)提供资源
2、范围界定
(1)企业的活动范围
企业的活动范围即企业的活动领域,包括与企业的产品实现和服务提供有关的活动,包括管理活动(如办公场所和办公车辆)、产品和服务实现活动(电气运行、维修车间、公用工程)和生活活动(职工食堂、浴室等)等。
(2)
随着能源体系近年在国内大力推进,全国各地耗能企业都纷纷开展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工作。
目前,能源管理认证证书分为:GB/T23331认证证书与ISO50001认证证书
两者的区别在于:
GB/T23331认证证书是国内经认监委批准授权的认证机构,颁发的证书是在国内有效的证书。
而ISO50001认证证书是经国际认证授权组织批准授权的证书,一般是国际认证服务机构颁发的证书,该证书可以在国际上100多个国家通用。目前该证书还未被国内所等同,因此在国内还不能使用。
目前
与其他体系基本一样。要进行能源因素的辨识,识别优先控制的能源因素,进行法律法规的识别,设立目标、指标,针对优控因素制定管理方案、应急预案等。编制能源体系管理手册、程序性文件和作业指导书,可以和其他体系整合,完全融入到其他管理体系中,或直接在其他体系文件中增加能源管理的要求。然后就是运行控制,检测能源绩效,开展体系内审、管理评审等。在认证之前必须使体系运行3—6个月,进行了完整的内审与管理评审,并得到闭环。
需要向认证公司提交的资料有:能源管理体系手册、程序性文件、企业合法经营证明、企业能源
一、典型内容
业务连续性计划既可以分成几个单独的计划:即预防、响应、业务接续、业务恢复和复原计划,也可以由每一个这样的计划构成总的计划书中的不同章节。
1.基本项目
●目的
制定计划的目的必须加以说明。还应该说明即划分几个阶段试时,每个阶段所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
●范围
说明有哪些部门和运营业务需要实施BCP。如果一个BCP只针对某些灾难而非全部灾难,则需要针对这些特殊灾难制定专门的实施处理脚本。
●必备条件/前提条件和限制因
1.项目启动和管理
确定业务连续性计划(BCP)过程的需求,包括获得管理支持、以及组织和管理项目使其符合时间和预算的限制。
2.风险评估和控制
确定可能造成机构及其设施中断和灾难、具有负面影响的事件和周边环境因素,以及事件可能造成的损失、防止或减少潜在损失影响的控制措s。提供成本效益分析以调整控制措施方面的投资达到消减风险的目的。
3.业务影响分析
确定由于中断和预期灾难可能对机构造成的影响以及用来定量和定性分析这种影响的技术。确定关键功能、其恢复优先顺序和相
第一阶段:
【启动调研】 通过对企业的组织架构、管理流程、业务运作模式和IT支持系统进行考察和调研,以确定业务持续性管理(BCM)过程或功能的需求。
【风险评估】 确定可能造成机构及其设施中断和灾难、具有负面影响的突发事件和周边环境因素,以及事件可能造成的损失、防止或减少潜在损失影响的控制措施。提供成本效益分析以调整控制措施方面的投资达到消减风险的目的。
第二阶段:
【业务影响分析】 确定由于中断和预期灾难可能对机构造成的影响以及用来定量和定性分析